據不完全統計,我國約有電鍍廠和電鍍車間數萬家,年排放含有重金屬離子的電鍍廢水約數十億立方米。銅、鎳、鉻等離子態的重金屬對整個生態的危害極大,如果未被有效地回收處理而進入排入河流、湖泊、海洋或土壤中將無法被生物降解。離子態重金屬活性大,毒性強,易被植物、魚類、貝類等動物吸收、吸附或發生反應轉化為其他形態進入食物鏈。人體里包括蛋白質、酶在內的各種生物大分子是重金屬良好的配體,一旦重金屬進入人體,就會在人體內發生配位反應,改變人體的正常生理功能,干擾神經的正常功能,從而導致病變甚至致死。
目前電鍍企業處理電鍍廢水多采用化學沉淀法;瘜W法沒有對重金屬進行回收,在處理過程中產生大量性質復雜難以回收處理的重金屬污泥,成為新的污染源。由于重金屬離子無法被自然降解,被列入國家危險廢物名單中的第十七類危險廢物,是國內外公認的環境公害之一。盡管多年來國內外的眾多科研機構及從業企業對電鍍行業產生的重金屬污泥處理和利用進行了大量的研究和實踐,但目前重金屬污泥處理及回收難度大、費用高、效率低的局面沒有得到根本性的改觀。
目前我國的重金屬污染情況非常嚴峻,受重金屬污染和威脅的耕地面積近 2000 萬公頃,約占總耕地面積的 1/5。治理和消除重金屬污染早已是整個社會刻不容緩的緊迫任務,而相關企業更是要承擔相應的處理責任。